【农业强国光明谈】“农业强国”路在何方?创新是根本驱动力******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如何?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怎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农业强国光明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毛世平,一起了解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之路。
毛世平在节目中介绍,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目前衡量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2021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5%,创造了历史新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但比起农业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最明显的就是产学研融合方面,尚未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到,对于适合市场的农业科技成果,要以企业为主导地位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结合。
魏后凯表示,我国已经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科研教育体系,该体系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我们的农业科技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更多集中在国家支持的大学科研院所,而企业没有经营起来;第二,科技成果转化远远滞后于科学研究;第三,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别较大。创新是农业强国建设的根本动力,接下来我们要加强未来农业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来推动农业发展。
访谈中,魏后凯和毛世平还探讨了如何弥补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关键领域的差距、我国农业产业链现状等话题,点击视频观看详情。
往期回看:
【农业强国光明谈】何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农业强国光明谈】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农业强国光明谈】国产白羽肉鸡自主育种“突围”记
科学顾问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毛世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
联合出品
科普中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
总 监 制
宋乐永 廖丹凤
总 策 划
战 钊 邬震坤宋雅娟
导 演 组
宋雅娟 谢 芸 武玥彤
主 持 人
林佳欣
视觉设计
翟 烽
四川2022年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国首位******
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杜成)10日在蓉召开的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023年工作会议上透露,四川2022年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4%,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国首位。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525亿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白名单”项目贷款余额排名全国第二。
在过去的一年,四川金融业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区域金融改革发展再添新活力,实现成渝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白名单”互认,推动金融支持示范区建设。改革创新试点持续深化,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推动金融机构支付手续费累计降费14.3亿元,手机号码支付示范村(点)数量居全国第二。
在2022年,四川金融业开展“跨境贸易投融资外汇便利化服务提升年”活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参与银企数量居全国前列,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办理时间由1小时减至5分钟,“两免一奖”汇率避险支持模式在全省地市覆盖率达90%。出台助企纾困外汇服务“七项举措”,全力支持涉外经济平稳发展。
会议指出,在2023年,四川金融业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加大对国内需求的金融支持,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和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确保央行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强化现代产业发展和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持续优化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金融服务,继续实施好金融助企纾困政策。
会议透露,2023年将持续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和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继续加大金融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专项行动。(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